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常识

白果有什么药用功效和作用 ,大量与生食易引起中毒,宜加注意

时间:2024-12-21 10:40:11  100人浏览 

白果

来源产地

《中药大辞典》

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。10~11月采收成熟果实,堆放地上,或浸入水中,使肉质外种皮腐烂(亦可捣去外种皮),洗净,晒干。

拼音

Bái Guǒ

性味功效

《玉楸药解》黄元御

味苦、甘,性涩,气平,入手太阴肺经。降痰下气,宁嗽止喘。

涩敛肺,降痰涎,止喘嗽,缩小便,除白浊,收带下。更去齇(zhā

酒糟鼻)疱䵟䵴,平手足皱裂,疗头面癣疥,杀虫去虱皆效。

熟食益人。

归经

《玉楸药解》

归肺经

白果 (《本草纲自》)

【性味归经】甘、苦、涩,平;有小毒。归肺经。

【功效】敛肺平喘,收涩止带。

【应用】

1.甩于喘咳、气逆、痰多之证。因本品兼有敛肺气、平喘咳及减少痰量的作用,故效甚佳。鸭掌散治哮喘痰嗽,与麻黄、甘草同用;肺热痰喘气促存,多与黄岑、桑白皮同用,如定喘 汤。

2.用于白浊带下。因本品有除湿与收涩两方面的作用,故古方治带下元虛者,白带清稀者,常与莲子、胡椒同乌骨鸡煮食;如系湿热之带下黄浓者,可与黄拍、芡实通用,如易黄汤。治白浊,多与萆薢、益智仁同用。

【用量】6〜10 g。

【使用注意】大量与生食易引起中毒,宜加注意;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。